清代龚轼的《陶歌》中写道“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对于元青花的美丽,各国诗人向来不吝啬笔墨,极尽赞美之词。元青花不仅是古代陶瓷技术集大成者,同时对研究当时的民生风貌、社会风俗和冶炼技术也有重要的意义。不过遗憾的是,元青花现存数量极少,十分珍贵。
考古从来不是一帆风顺,而是需要历经波折。不少时候,一些重大考古发现都是起源于不经意的小事,正是有了这样的契机,才能掀开中国历史波澜壮阔的浩瀚画卷。国内对古代文物的高度重视,在抢救性保护原则的指导下,让更多的文物得以重见天日,诉说那些曾经的辉煌。
别说普通人,就连很多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历史学家可能穷其一生也尚未有机会能亲手挖到宝。所以历史的发现就如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需要运气,需要机缘巧合。但山东省菏泽市,便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工人,却在暴雨冲刷后,却意外挖出了棺材板,那令人惊奇的是,考古专家竟说贷款十亿也会买下来,这到底是什么呢?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工人所发现的便是沉寂了六百多年的古船遗址——京杭大运河。考古专家凭形状判定,此古船应是元朝的船。必一运动平台从此船的整体来看,通体为木质,长度超过21米,宽度也达到4.82米,所以考古专家断定这艘船应是元朝技术所达到的最高规格。
整艘船除众多货物之外,不乏还有许多的客商,但谁曾想过,它竟在河中央惨遭撞击。于是乎,船头便随即裂了一道口子,不幸的是,船、货物以及船上所有人,均一刷刷地葬身河底。所幸,在600年后,又再一次回归到众人的视线
山东省的一场暴雨,令当时的菏泽变成一片汪洋大海,一片狼藉,连正在施工的菏泽国贸中心也未能幸免于难。施工的工人在抽水时,却发现异样,很是好奇,随即便拿起铁锹挖了起来,刚挖没几下,就在这机缘巧合下令600年前的沉船重见天日。
众所周知,京杭大运河不管是于当年的隋朝还是现如今的中国,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想开凿似京杭大运河这般人工河流,在当年的隋朝那个年代,可以说是痴心妄想。但当时的人们做到了,而且京杭大运河还给河流的两岸带来繁华。
当这名工人发现回归世人眼线的大运河后,便立马将此情报告给当地的有关部门,专家闻此讯后,便随即赶到现场,最终确定此乃为一艘古代沉船。但当时因事关重大,故而并未轻举妄动,等到最后山东省的考古专家的到来,才又继续开始了探索挖掘工作。
起初,考古专家们发现的便是一些金银财宝,而后便发现了青花瓷盘与青花龙纹梅瓶,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文物均未有任何破损。而后,专家便对这三件青花瓷展开细致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专家们发现这三件青花瓷乃是元青花。放眼到现在,元青花甚是值钱,因为元青花的数量本身稀少,加之保存方式复杂,所以流传下来的更为稀少,所以十分珍贵。并且,元青花的纹饰十分高端大气,构图丰满有趣,层次多却不芜杂。
据说,全世界的元青花加在一起的数量不足300件。在2003年时,于英国拍卖的“鬼谷子下山”的元青花大罐,令人大吃一惊的是,成交价格竟是2.3亿。而此次专家在山东菏泽出土的元青花极具艺术感,又是元青花中的精品,所以专家认为若这件元青花被拍卖的话,成交价肯定不低于当时英国拍卖的“鬼谷子下山”。谁能想到,因一场暴雨,因工人以为挖出的棺材板,整个过程就如层层剥茧,不过剥出了却是令世人都震惊的元青花。有专家甚至说,这样的艺术瑰宝,就是贷款10亿也得买下来。
世间万物竟是如此奇妙,有些东西故意找,却找不到,反而是在一些机缘巧合之下,自动出现。这是否就印证了夏元鼎《绝句》中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呢?当然,元青花是我们国家的艺术瑰宝,必一运动平台理应上交给国家,若我们之后能够有幸发现其他的文物,也应立即上交国家,做好一位中国公民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