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分类
活动回顾丨2025社区必一运动官网艺术季第一季发布日期:2025-04-10 浏览次数:

  2025年3月31日,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携手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长春居委会,于鲁迅存书室为社区居民带来2025社区艺术季之“中意版画邻里共赏”的第一场活动“大师亲授·木刻时光”。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东西汇梦——中意当代版画交流展”的参展艺术家、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桑茂林,带领参与者们共同领略版画背后的历史,亲身体验版画制作的力与美。

  桑茂林副教授以“版画的对话:走出去,引进来——中国文化语境下的世界交融”为题,向活动的参与者们介绍了版画诞生、传播、演变的历史沿革。中国版画的起源与佛教经典的复制密切相关,现存最早有年代记录的版画正是发现于敦煌的《金刚经》卷首画《祗树给孤独园》(唐咸通九年,868年)。此后随着中国雕版印刷术的成熟,这一艺术形式以印刷品为载体,经由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传播至欧洲及亚洲各国,促进了东西方美学的碰撞与融合。其中,日本浮世绘便是典型代表,既吸收了中国明清时期的版画技法,后经西传又影响了19世纪欧洲印象派、后印象派的创作。

  近代以来,版画经过多种文化的洗礼,带着全新的面貌从西方回流到中国。在上海土山湾,必一运动入口西方传教士设立画馆教授西洋画技法,培养出了周慕桥、郑曼陀、金梅生等一批以彩色石印画为基础的月份牌画家,创造出中国独特的商业美术形式。与此同时,鲁迅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从日本引入欧洲现代版画思想,并在上海创办木刻讲习所,推动了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发展。这一运动在战乱动荡的时代背景中强调版画应反映社会现实与人民生活,使现实主义成为了中国版画的重要流派。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引入西方当代版画展的同时,中国的版画艺术家们也积极参与国际展览、与外国艺术家共同创作。以徐冰为代表艺术家,融合中国传统木刻技法与现代观念,推动了中国版画艺术在全球舞台的认可与发展。而今随着科技的推陈出新,中国版画家开始运用数字打印、虚拟现实等数码技术探索新的创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古老的版画艺术在技术的赋能之下在现代社会中再获新生。

  在木刻版画体验环节,桑茂林副教授首先介绍了版画的不同媒介(如木板、铜板、石板、陶、瓷等)与“平凹凸漏”的四种制版种类。接下来,他亲自进行操作示范,展示握刀方式与技巧,并就不同刻刀产生的不同效果与不同刀法所能创造的独特肌理进行了演示,令参与者们跃跃欲试。

  在挑选了喜爱的图案之后,参与者们在各自的一方木板上开始了版画初体验。从三角刀的凌厉尖锐,到圆刀的圆润粗厚,一刀一划间,大家从最初的小心翼翼、循规蹈矩,到渐渐熟练、挥洒创意,体会到“刀法无矩”的乐趣。如桑茂林副教授所言,版画创作如游山玩水,渐入佳境,亦是与艺为友,切磋琢磨。在沉浸的气氛中,参与者们投入地平衡着去与留、阴与阳的艺术,体味着版画语言的丰富与精妙。

  最后,在桑茂林副教授及其学生的帮助下,大家以滚筒上墨、覆皮纸拓印,收获了一幅幅拥有独特肌理的美妙作品,必一运动入口在实践中体会到版画所蕴含的劳动之美与艺术之美。

  刻刀耕耘,墨香氤氲,我们以此次活动让居民放慢脚步,触摸艺术的温度,唤醒上海城市文脉的独特记忆。必一运动入口早春三月,这样的一场美学体验播下小小的种子,让艺术之花在社区之中生根发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 友情链接:
官方微信关闭